最新目录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晚明儒学的革新(3)

来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三,儒学传统“致用”理解有所深化与拓新。“儒者之学,以经世为用”[23],涵盖了儒家对入世的强调和致用的重视。对于何为“用”及如何才能“致

其三,儒学传统“致用”理解有所深化与拓新。“儒者之学,以经世为用”[23],涵盖了儒家对入世的强调和致用的重视。对于何为“用”及如何才能“致用”,不同时期的儒家有不同见解。《易·系辞上》的“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更多代表了先民对“器用”的重视,是一种面向实践的实用观。随着儒学的发展,儒家对“用”的理解逐渐拓宽,将道德伦理的完善作为经世致用的目标之一。特别是发展到宋明理学的“穷理致用”时,“用”的内涵已包括了内圣之用和外王之用,且因内圣统摄外王,此时儒家对何以致用的重心自然也放在了对倾向心性修养的内圣之达成,儒学的“实用”指向被弱化。明朝危机的凸显和实学思潮的兴起,经世以致“实用”的一面开始从边缘跃到中心。“大则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小至弧矢勾股,壬奇禽乙,刺枪拳棍”[24]都指向了“实用”,“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25]的腐儒则成为被批判的对象。正是在此氛围下,无论是传教士带来的三棱镜、望远镜之“器”,还是水利建设、火炮制造、测量方法之“术”都与晚明的这股对实用的推崇潮流相契合。这促使晚明儒士基于“实用”的尺度对西方科学大加赞赏,“西贤之行皆实,其学皆实学也”[17]165,即是从“实用”层面称赞西学为“实学”的。既然中西皆为致用之实学,自然可以实现会通。因此,晚明各类专业型著作、经世文汇编、日用类书中常常可以看到西方科学融入的痕迹。如在农业类著作方面,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收录了他与熊三拔合作完成的《泰西水法》,引入了西方的龙尾车、虹吸等工具,并给出了制造图示;军事方面,除了徐光启、李之藻等人致力于直接引进和仿制西洋火炮外,孙元化的《西法神机》一书还吸收了西方的军事测量学、火炮铸造等内容,注重使用数学方法改进火器的瞄准与发射精度,增强对后金的军事战斗力。韩霖则通过向传教士学习西方建筑学的内容,改进明朝的守城能力,并撰成《守圉全书》;陈子龙等人编撰的晚明最大规模的《黄明经世文编》致力于汇编能经世致用的制度章法,其中也收录了有关西方科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晚明儒学对西方科学的接受并非仅限于实用层面,二者在会通的过程中,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儒家还意识到西方科学中“不用为用”的一面,实现了对“用”的内涵的拓新。在徐光启等人看来,西方科学注重对前后相依、层层相推的演绎逻辑的运用,《几何原本》虽然与中国传统的直接注重实用的《九章算术》等算学著作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却依靠严密的推演成为“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的“众用所基”[21]5。在他们看来,如果能将西方几何学与中国传统算学会通,就能有效消除中国算学中“任意揣摩”“依拟形似”[26]的弊端,便可在此基础上“更有百千有用之学出焉”[9]325。因此,徐光启等人将这种看似没有直接指向的“无用”亦划入了经世致用的范围,而这不仅拓宽了儒学传统的经世致用的范围和路径,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总结与展望

晚明儒学的革新从根本而言源自儒学发展的自身逻辑,而正是这种“求变”的需求更容易让儒家士人得以对比、会通外来文化。西方传教士远渡重洋的目的显然在于传播宗教,却也不得不慑于儒学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而制订了学术传教的方针,给包括宗教在内的西方文化披上了科学的“糖衣”,开启了长达300 多年的西学东渐之旅。在这期间,大量具有近代气息的科学知识、方法与儒学中西会通,革新了儒学在知识内容、“求故”内涵和“致用”追求方面的传统,推动了儒学的近代转型。清朝考据学中科学方法的融入、清朝后期洋务运动等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新式学堂的建立等虽然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与晚明中西文化交流开启后儒学传统的革新颇有关联。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和国家层面对文化自信的强调,不少学者多有担忧,他们认为对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弘扬或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即在逻辑上将儒学与科学放置于对立的两端。实际上,从晚明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来看,无论是儒学的革新还是科学在中国的扎根都表明了儒学与科学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儒学的不竭活力正来自于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会通。

新时代背景下,儒学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理念,立足中国,拥抱世界,而400多年前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盛宴中儒学的革新轨迹将会为我们今天更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有益思考。同时,在最新制订的“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要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一基于现实情况的最新判断与思考,也为当下在中西日渐频繁和深度的文化交流中如何彰显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回顾晚明时期中西文化诸多层面的革新尝试或许亦能为当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文章来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网址: http://www.fskxyfhjszz.cn/qikandaodu/2021/0708/853.html



上一篇:阿尔都塞的艺术与科学观
下一篇:港口输油管道的腐蚀与防腐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投稿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编辑部|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版面费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论文发表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